电炉炼钢工艺概论-1

1.1 电弧炉炼钢工艺发展概论

1.1.1 电弧炉炼钢技术发展概论

电炉是采用电能作为热源进行炼钢的炉子的统称,电炉可分为:电渣重熔炉—利用电阻热,感应熔炼炉—利用电磁感应,电子束炉—依靠电子碰撞,等离子炉—利用等离子弧,以及电弧炉—利用高温电弧等几种炼钢的电炉。

目前,世界上电炉钢产量的95%以上是由电弧炉生产的,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电炉炼钢,主要是指电弧炉炼钢。电弧炉炼钢是靠电流通过石墨电极与金属料之间放电产生电弧,使电能在弧光中转变为热能,借助辐射和电弧的直接作用来加热、熔化炉料,冶炼出各种成分的钢和合金的一种炼钢方法。

1800年.英格兰人戴维(H.Davy)发现了碳电极。1894年,法国人德布莱兹(Deprez)研究用电极来熔化金属。1866年,冯·西门子(W.Siemens)发明电能发生器。1879年,威廉姆斯·西门子(C.W. Siemens)获得了几个不同类型实用电弧炉的专利。虽然采用两支水冷金属电极炼出了钢,但因耗电高,而电费又十分昂贵,故无法推广。之后还先后出现了6种不同形式的电弧炉,其容量均很小且多为直流供电,也因同样原因而无法推广。1885年,瑞典ASEA公司设计了一台直流电弧炉。1888年,法国人埃鲁(P.L.T.Héroult)用间接电阻加热炉进行熔炼金属实验。1889~1891年,同步发电机和变压器推广应用。1899年,埃鲁接受了一系列直接加热电弧炉的专利,研制成功炼钢用三相交流电弧炉。用三根碳电极将三相交流电输入炉内,利用碳电极和金属料间产生的电弧将金属炉料熔化并进行熔炼。在1900~1903年,埃鲁在拉巴斯(L.P.Savoy)用该炉熔炼铁合金,该炉成为现代炼钢电弧炉的雏形。

20世纪初,发电成本下降,高压输电线路技术推广应用,为炼钢用三相交流电弧炉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1905年,德国人林登堡(R.Lindenberg)建成第一台二相埃鲁电弧炉。1906年,林登堡在雷姆沙伊德(Remscheid)进行了第一炉钢水的铸锭,开创了用电弧炉进行钢的生产的先河。1909~1910年,在德国和美国分别首次有容量为6吨和5吨的炼钢生产用埃鲁型三相交流电弧炉建成投产,并首次把继电器与接触式调节器用于三相交流电弧炉的电极升降系统。1920年,杠杆平衡式调节器用于电弧炉,提高了电极升降速度。这期间,炉盖均为固定式,炉料从炉门加入。1926年,德国德马克公司制造了两台容量为6吨的炉盖开出式电弧炉,首次实现了用料斗从炉顶加料。

1927年,美国蒂姆肯(Timken Roller Bearing)公司一台100吨电弧炉投入运行。1930年,出现炉体开出式电弧炉。1936年,德国制造了18吨炉盖旋转式电弧炉,进一步缩短加料时间,提高了热效率。至此,普通三相交流电弧炉已成形。之后,电弧炉的结构、工艺逐渐得到完善,炉容量进一步扩大。在这一时期,由于电站的输电能力低,早期的埃鲁型三相交流电弧炉的公称额定容量只有170~230kV·A/吨钢。后来,随着电力供应的改善,电弧炉就装备了较大容量的变压器,其额定容量增至250~350kV·A/吨钢。而由于碳质电极和用电价格高昂,同时熔炼效率低,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末电弧炉通常只熔炼合金钢。用电弧炉熔炼普通低碳钢,价格实在很昂贵。

二次大战期间,由于对合金钢和更昂贵的高质量钢材需求的增加。电炉钢的的产量大幅度增大。但电弧炉的装料量一般都不超过35吨。只是在二次大战结束后,才建造了熔炼容量为150吨的电弧炉。但其变压器公称容量仍然只有250~350kV·A/吨钢。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对合金钢的需求大大减少,同时电渣重熔和真空熔炼炉的推广应用,给合金钢的熔炼增加了新的炉种,迫使电弧炉冶炼品种向普通钢渗透和转移。而当时电力工业的发展,用电低廉且电网容量普遍有较大的提高,废钢资源丰富,因而进入20世纪的50年代,即便是最大的炉子也逐渐装备较高容量的变压器。

同时,返回吹氧法和吹氧助熔技术在60年代初推广应用。与此同时,电弧炉的机械和电气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如1936年瑞典人特勒福斯提出电弧炉电磁搅拌的想法,并在苏哈拉尔钢厂的10吨电弧炉进行了试验。1947年,瑞典ASEA公司发明了工业生产用电磁搅拌电弧炉,炉壳采用非磁性钢制造。在大电流供电线路的改进方面,瑞典人提出了修正平面法,1960年美国出现了等边三角形布置,以提高三相电路的对称性,使三相电抗平衡。因此,熔炼时间和生产成本,特别是非合金钢成本大幅度下降,电弧炉钢成本终于可以与平炉钢相比肩。

为进一步提高电弧炉炼钢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1964年在美国矿冶石油工程师协会的电炉会议上,美国碳化物公司施瓦伯(W.E.Schwabe)和西北钢线材公司罗宾逊(C.G.Robinson)根据有关试验结果,共同提出电弧炉超高功率概念(Ultra High Power),简称UHP),并在两台135吨电弧炉上采用不同的功率水平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运行试验。随后,瑞典、德国和日本等国也相继采用了这项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久就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

这时期,超高功率电弧炉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100吨以下的电弧炉其变压器容量至少500kV·A/吨钢。相应地,要采用高电流低电压,以降低炉衬的侵蚀。采用UHP技术使得电弧炉冶炼周期由3~8小时缩短到2小时。此后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电弧炉超高功率化以后出现的设备、工艺、消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继续提高变压器的最大功率利用率和时间利用率,提高电弧炉炼钢生产率,降低能耗和冶炼成本上。各种重要的相关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解决了电弧炉超高功率化带来的问题,而且反过来有推动了电弧炉功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到了21世纪初,电弧炉功率水平已达到800~1000 kV·A/吨钢,冶炼周期缩短到50min以下,生产效率达到8000~10000吨钢/(吨公称容量·年),电极消耗下降到1kg/吨钢以下,电弧炉冶炼电耗下降到300kwh/吨钢以下。现代电弧炉已经成为一个低成本的快速熔炼设备,以电弧炉为核心的短流程炼钢工艺也成为现代炼钢生产两大流程之一,正朝着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高质量、环保型的方向发展。图1.1为1965~2001年现代电弧炉技术发展情况。


电炉炼钢工艺概论(word格式)

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及交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电炉炼钢网文章,编辑:masterh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ianlu.jiejinggang.com/archives/609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